中青在线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郭剑)中国足协副秘书长兼竞赛部负责人戚军今天向记者介绍,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青超联赛)的赛事规模和规格,今年都将大幅度“升级”,从而促进职业俱乐部后备人才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2016年之前,中国足协U系列青少年赛事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亦无法得到保障。2016年中国足协青少年委员会通过“青少年主客场周末联赛制度”,2017年在中国足协和全国校足办的推动下,青超联赛正式亮相,第一年参赛球队87支,青少年球队比赛数量成倍增加。
据戚军介绍,2018赛季青超联赛的结构设计更加趋向职业,赛事规模由去年的U14、U15、U16三个组别,变为U13、U14、U15、U17、U19五个组别,参赛球队由去年的87支增加到260余支,赛事总数量由564场激增至2200余场,换句话说,平均每周都有近百场各年龄段的青超联赛在全国多个赛区进行。
青超联赛五个年龄段的划分,与中超、中甲梯队保持一致——中国足协今年3月明确了下赛季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准入条件,完善5个年龄段的青年梯队成为两级俱乐部准入的硬指标。
“我们在推出不同年龄组别的青超赛事之前,已经系统考虑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供给出口,现在新的职业俱乐部准入标准中有关青少年梯队的设置办法和青超实现了‘步调一致’。”戚军说:“另外我们为不同年龄组别的赛事设计了不同赛制。U19年龄段采取全国范围主客场制联赛,其模式与各自职业俱乐部成年序列赛事同步;其余4个年龄段,由于参赛球队较多,分别设置了第一阶段大区赛暨主客场双循环赛以及第二阶段赛会制的全国总决赛。这4个年龄段单季平均参加的青超赛事超过20场,而进入决赛阶段的球队参赛数量则达到30场。”
如何切实落实从严治团要求,快来观看网上主题团课第八期,与伙伴们一起交流分享,青年大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全球金融机构汇聚陆家嘴;自贸区一大批制度创新的“试验成果”推广到全国……这些都佐证着——开放是浦东的基因。
他们带着执着与梦想,见证了浦东的腾飞,陪伴了浦东的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展厅,走近“新浦东人”。